东风全国造型设计中心执行总监尼古拉斯·岳: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30日召开的汽车设计论坛上,东风全国造型设计中心执行总监尼古拉斯·岳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东风全国造型设计中心执行总监 尼古拉斯·岳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尊敬的各位来宾,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
我这里谈论的话题是比较宏观的,我试着用更加简短的时间和大家聊一下,我想聊一下中国市场的独特性,以及是如何推动全球汽车设计的。
我过去20年都在海外的公司工作,但是后来也在中国工作了很长时间,已经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发展。在过去32年从业经历当中,20年在国外,10年在中国,相信有很多和大家分享的。
看一下中国市场的现状以及中国市场的亮点是什么,这些都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的市场,从而让我们预判未来的走势。
在我谈论中国市场的独特性之前,我还是想跟大家先聊一个大背景。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当时开始有了内燃机,随着技术进一步的推动,后来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融入,汽车产业发生了巨变。现在很多汽车最基本的产品特征已经不再成为独特的卖点,因为现在已经进入了智能化、自动化的时代,更多的是去聊汽车的智驾,它的智能表现,这已经成了最新的卖点,这是整个技术产业的革命的已经为汽车设计带来了全新的阶段。
作为汽车设计师也许我们需要在设计部门肩负起我们的责任,一方面很多的汽车公司目前还是把汽车作为一个产品,但是很多公司可能不具备自主的能力去进行完全的开发或者销售,更多的公司是希望能够具备标准化的生产能力,这也给设计师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带来差异化的产品。
这是我的一些观察,关于中国市场的五大独特性,这些也为汽车设计的运行,设计的结构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个就是关于中国市场的增长势头。我们知道中国处在高速增长的过程当中,中国的消费者也有更多的需求,高新技术越来越普及,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快,比如现在中国数字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非常普及,并且发展的非常快,一瞬间大家都开始用手机支付了,这些都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技术的普及是飞速的。再看一下疫情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我的家乡,可能那里的消费场所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看到新的技术普及是非常迅速。
除了市场增长势头之外,再看一下文化。因为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也可以从中国的文化当中获取很多设计的灵感,今天已经看到很多这样的案例展示。再看一下中国的汽车市场现在占据全世界最大的规模,同时也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因为我们看到中国有太多的品牌,我觉得上新的这些品牌和产品都是目不暇接的。同时在中国一线城市有自己的产品圈子,而在二三线也有自己的市场圈子,这些也都会带来许多独特的特点,所以中国市场也是复杂性最高的。
在一下商业维度,除了发展维度更多以外,也看到了很多创新精神,也有很多的创新公司,中国市场还具备敏捷性的特点,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目前对中国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我到车展参观,我自己都看不到车,每一台车前面聚集了大量的网红或者一些网络上的意见领袖,汽车博主在拍摄视频,对汽车进行讲解,他们这些观点和信息也大量影响着中国的消费者。
设计机遇方面也许有这几大机遇,包括多元化的文化遗产,包括抓住快速的发展势头,同时新技术的普及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技术。但我们也要看到美学层面可以怎么样更加创新的设计,第二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可以触达消费者的触点,也就是使用场景,我们称之为场景定义的设计。
首先,美学方面我就不花太多时间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包括前面演讲嘉宾也提到过美学方面可以怎么样更加创新的设计。举个例子,关于文化遗产方面怎么样把它应用到汽车设计当中。比如像在中国元宵节会看花灯,这种花灯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在上海就看到这些漂亮的花灯,很多的中国人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点花灯,这种灯光文化在中国可能比在欧洲丰富得多。在奕派008(eπ008)设计当中,前灯设计会通过一种新的方式呈现,这就是受到了花灯文化的启发,超越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可以作为设计语言,同时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设计汽车的比例,包括车辆外形的设计,以及材料的使用,以及不同颜色和元素的结合,这些都可以彰显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结合了设计师的思维去表达这种独特的创新设计理念。
这也是另外一个例子,这是一个头盔,湖北出土的前清时代头盔,这是我们设计的时候从中汲取的灵感,在车标设计上采用这样的文化遗产带来的一些启发,把这种文化元素融入到车标的设计当中。当然我不想在美学上做过多的赘述。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美学方面的个性化,这也是大多数西方品牌会用到的一个工具,叫做品牌原型,通过这个工具以及一系列的演进,因为在90年代的时候当时可能只有三到四个维度,但现在已经加入了更多的维度,更多的品牌贡献,看一下不同品牌的个性化在什么地方。这个在中国市场也是适用的,虽然不是产自于中国,因为在中国市场个性也是大量存在的,同时个性化在中国的表达程度可能比在西方市场要更高。人们不会恐惧表达出他们自己的个性化,在大街上都可以彰显自己的个性,同时在汽车设计当中也可以表达自己的个性。
这一页会看到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语言,非常多元化的个性表达在中国市场也体现在了汽车设计当中,不同的设计提案上都看到了来自中国的个性化表达。
我来到中国的时候,那时候中国的美学市场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只有小众的群体在追求美学。但现在这个群体已经扩大化了,成为了红海市场,这也是我们试图在东风集团旗下的品牌系列当中做到的,有一些品牌可能比较低调,但更多的品牌会高调的进行个性表达,会更加张扬,我相信多元化的品牌格局也可以帮助我们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
另外,大家在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看到不同的内容创作者,他们使用汽车的场景为大家创作内容,这些无疑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了不同的汽车风格。通过这些方式也可以帮我们抓取很多客户,看到我们的汽车亮点在哪里,对于这些博主创作出来的内容,也可以更精准触达不同的消费者。
有了新的设计机遇和新的使用场景,同时还有来自技术的赋能,比如全新的电车开发平台,以及在补能方面有不同的形式,比如在电车设计上,电车使用场景中可以烤肉,如果咖啡机坏了,需要供电,也可以把它和汽车相连,让我们能够使用咖啡机,在不同的场景中汽车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因为有无数的传感器搭载在车上和各个零部件,帮助我们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在不同的场景中有多远化的体验,当我们把这些传感器通过AI的力量,新的汽车芯片的力量,以及未来的人机交互的体验都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好的体验,包括AI可以帮助你提出一些好的推荐或者建议,告诉你车外的温度是多少,这样就知道怎么穿衣,因为它通过一些传感器是可以感知到外部的环境和温度的,所以可以提供给你这样的信息。
当然,技术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更多的场景。技术是一种工具,帮助我们创造出这些场景,是GERTY提出的,在这些场景当中,比如零重力座椅等等,中国的消费者群体是喜欢这样的设计,这个新场景可以为我们提供广阔的空间。我曾经在一些消费者调查当中问过消费者,你们车辆当中最想要的是什么,他们会说因为我们要带孩子,所以可能需要送孩子去上学,等着孩子下课,但因为离家太远了,可能要在车里等,这段时间我也许想要在车里躺一躺,休息一下,这是他们的需求场景。很多的汽车现在都具备了这样的功能,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休息休闲的空间。
举个例子,怎么样更好运用新的场景当中,我经常跟团队说我们需要跳出常规思维,有一个思维叫珍道具思维,它是一个非常典型性的非常规思维,主要是希望用技术在场景中打造出一些不同的感受。这里有一个例子,这是之前的一个项目,希望把这个屏幕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反光。这个屏幕可以进行左右的转向,可以实现上下的旋转,也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好的AI伴侣。进入投产环节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挑战,因为一开始使用像台式机的屏幕,它就会过于沉重,而且造价也很高。那到底怎样才能让屏幕既能够灵活调整方向,又符合我们的使用场景呢。未来有哪些场景呢,在这里给大家展示的是一些微观的趋势,有一些已经得到了应用,我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就是红色部分,这也是可以带来新的利润点的地方。因为如果有了新的利润点,有了新的收益,我们也可以用不同方式认知汽车,在这里有一页展示给大家,到底我们怎么样做。比如可以有一个产品的窗口,这是关于度假的推销,如果你到了宾馆,晚餐有20%的折扣,如果直接通过车上进行预定,可以创造出来更多的场景,从而可以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
这就是我的分享,不好意思,我可能有点超时了,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