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汽车科技

赛力斯联手火山引擎布局具身智能 跨界合作小能手玩的转“造人”?

点击进入看点投诉平台,帮你曝光一切问题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10月9日晚,赛力斯公告称,下属子公司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凤凰”)于2025年10月9日与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赛力斯凤凰与火山引擎将围绕“面向多模态云边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决策、控制与人机增强技术”项目协同攻关,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闭环机制,共筑技术底座与协作基础。



此次合作可以看作是赛力斯全面切入具身智能赛道的标志性事件。值得关注的是,具身智能已经成为国内各大车企聚焦的新赛道,包括中国长安、广汽集团、比亚迪等均在此方面有相关布局或相关成果。


同时,具身智能的兴起也让智能科技公司更加受到整车企业的青睐,比如长城汽车和宇树科技的合作就曾在网上掀起一阵热浪。从时间上来看,赛力斯并不算较早入局具身智能的整车企业,这家在近几年内强势崛起的车企是否能玩转这一赛道呢?


跨界合作小能手 赛力斯能否玩转具身智能?


从车企“造人”的种种案例来看,以小米、广汽集团、中国长安、小鹏汽车等为代表的自主研发阵营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同样也有外联合作伙伴进行布局的车企。


比如,奇瑞汽车于2024年4月与AI企业Aimoga联合推出人形机器人——墨甲机器人墨茵(Mornine),主打汽车销售与商场导购场景;长城汽车在2025年4月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发力具身智能底层技术、“车+机器人”场景创新、整车智造升级三大方向。


也就是说,跨界合作也是车企布局具身智能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在这一方面,赛力斯可谓驾轻就熟,或者说在切入具身智能赛道这件事上,赛力斯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方式。



不具名证券分析师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2021-2025年,公司通过跨界合作打造出新豪华品牌问界,印证公司具备跨界合作、商业成功的基因,此次携手字节全面进军具身智能业务,很值得期待。


回望赛力斯的发展过程,与华为合作的问界是不得不提的关键。问界M5、M7、M8、M9都已经成为了市场中炙手可热的车型,问界M9全系累计交付突破24万辆,持续稳居5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今年4月新上市的问界M8也表现强劲,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稳坐40万元级市场销冠。


而赛力斯也借此完成了业绩的逆袭,继2024年一季度扭亏后,赛力斯连续6个季度盈利,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29.41亿元,同比大增81.03%,创公司半年报净利润历史新高。这一方面印证了赛力斯在汽车产业融合趋势下的战略眼光,另一方面也展现其在跨界合作方面的能力。


具身智能难度不小,车企为何趋之若鹜?


赛力斯全面切入具身智能赛道的同时,该赛道还出现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有报道称,特斯拉原计划今年量产至少5000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后因工程师反对,下调至2000台。然而,由于机器人手部和前臂设计存在严重技术难题,工程团队迟迟无法实现类人灵活操作,公司已暂时停产并积压大量无手机体。


众所周知,特斯拉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车企“造人”的先驱,其遇到的技术问题也说明了具身智能的发展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包括赛力斯在内的车企为何还要趋之若鹜呢?赛力斯在公告中提到,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这句话也说明,具身智能实际上有些类似前几年的新能源汽车趋势。与此同时,该赛道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亿欧汽车研究院预测,到204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有望达3万亿元,其中工业领域接近2.3万亿元,商业服务领域超5000亿元,家庭生活领域接近1700亿元。


更重要的一点是,车企很适合打造具身智能。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车企的研发能力很强,具有大量各个专业的工程师,也可以用现有的智能化研发资源去进行研发。同时,车企的供应链更加适合人形机器人,可以在现有供应链中找合作伙伴,采购成本较低。


赛力斯提到,公司与火山引擎跨界合作,各自发挥长板优势,开展具身智能联合设计等端到端全业务,共创人工智能应用新生态,有利于公司实现具身智能业务商业化、规模化,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符合全体股东利益。而这种模式,也很像现阶段,整车企业与ICT企业合作造车的模式。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
x
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