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辟谣反击战:央企公告何以遭遇舆论绑架?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张浅】今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被一则重磅消息点燃——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同时公告,双方的间接控股股东正筹划重组事项。这场涉及两大央企的整合,本应是产业升级的战略性动作,却在短短三个月内被谣言裹挟,演变为一场舆论混战。
从“合并打造全球第五大车企”的期待,到“长安沦为东风二级子公司”的谣言,事件的走向既折射出行业转型的深层博弈,也暴露了信息时代的传播乱象。
官方公告遭遇民间演绎
2月9日,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及其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同步发布公告,称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东风汽车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筹划重组,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变更,但实际控制人仍为国资委。
公告明确,重组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且不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根据2024年销量数据,两家车企合计销量达516万辆,若重组完成,将超越比亚迪成为中国最大汽车集团,并跻身全球前五。
然而,这一战略动作很快被谣言扭曲。5月初,部分自媒体账号宣称“长安汽车已作为二级企业并入东风集团”,甚至断言“长安品牌将失去独立性”。对此,长安汽车于5月7日公开辟谣,强调该信息严重失实,并启动法律程序追究责任,同时悬赏百万征集造谣线索。
事实上,从官方披露的信息看,重组更可能采取专业化协同模式,例如整合新能源技术、供应链资源及海外渠道,而非简单的“吞并”关系。
政策倒逼转型 行业暗流涌动
《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注意到,2024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多次点名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汽车央企,批评其新能源转型滞后于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并推动“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改革。
政策层面,《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支持国企“强强联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集团。重组被视为打破传统车企依赖合资品牌、加速自主创新的关键举措。
此外,行业压力同样紧迫。2024年,长安与东风虽实现销量增长(分别为268万辆、248万辆),但均未完成年度目标,且合资板块(如东风日产、长安福特)持续承压。
与此同时,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45%,智能驾驶、固态电池等技术迭代加速,传统车企亟须通过整合减少重复投资,集中资源突破核心技术。若重组顺利推进,双方有望在技术整合、供应链降本、全球化布局和品牌矩阵优化上实现互补。
长安与东风的重组,本质是一场由国家战略驱动、行业转型倒逼的产业革命。谣言与争议虽添波澜,却无法掩盖中国汽车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的决心。
正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所言:“重组不会影响长安既定的任何发展战略,包括长安既有的品牌规划、技术规划、全球化规划。重组的目的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这场风波终将沉淀为产业升级的注脚,而中国汽车的真正战役,始终在技术突破与全球竞争的赛场上。
评论
猜您喜欢

专家建议,按孩子数量给家庭发钱!并减免社保和所得税
2025-05-12

最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回应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的
2025-05-08

美国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 特朗普:最好现在就去买股票!
2025-05-09

路虎揽胜是如何拿捏瑜伽裤的?
2025-05-09
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多跌少 沪金跌近2%
2025-05-09

比尔盖茨宣布将捐出几乎全部财富用来挽救世界各地的生命
2025-05-09

中海46年口碑一夜崩塌!北京6大楼盘遭集体维权,业主怒斥:再买是狗
2025-05-09

长安辟谣反击战:央企公告何以遭遇舆论绑架?
2025-05-11
联系我们
添加财经导师微信,邀您加入财经讨论群,随时交流财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