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汽车科技

《台州宣言》战略持续深化,极氪集团高管调整

点击进入看点投诉平台,帮你曝光一切问题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极氪和领克整合之后,正式开启“极氪向上、领克向宽”的双品牌战略,产品线重叠、研发资源重复投入等问题被逐一解决,但最直观的销售却仍待一场变革。五一假期期间,极氪针对营销展开新一轮的调兵遣将。

 

据悉,5月4日极氪科技集团发布内部通知,宣布高层人事调整,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将负责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务整体工作,直接管理品牌营销中心、用户增长中心、用户交付中心。



极氪副总裁林金文则直接管理用户服务中心、用户网络中心、用户数字化、运营与流程,协助林杰管理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务,并向林杰汇报。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4月,极氪科技集团销量共计16.53万辆,完成71万辆目标的23.28%。其中,极氪品牌销量共计5.5万辆,领克品牌销量共计11.04万辆,年度目标完成率分别为17.19%(32万辆目标)和28.31%(39万辆目标)。

 

而此轮人事变动过后,极氪是否能在销售端实现更好的增长,并最终达成年销量目标呢?

 

从公开资料来看,林杰是吉利体系内的“老将”,其职业生涯始于吉利品牌,从2018年开始担任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并开始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其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出色的营销策略,助力领克成为“自主品牌高端化”的成功案例,并且帮助领克凭借运动、时尚等特色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更关键的是,其战绩相当优秀,2018年当年就带领领克销量突破12万辆,到2024年,领克品牌销量更是超过28.5万辆!

 

放眼同时期自主车企培育的高端品牌,包括魏牌、星途等,唯领克成为了“有出息的孩子”。如今,林杰开始负责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务整体工作,是否能帮助极氪再现一波小高峰呢?

 

大变局时代 极氪科技集团能否如愿以偿

 

不可否认,当前国内汽车市场仍竞争激烈,甚至出局者比比皆是,而这也引发了国内汽车企业的整合变革。其中极氪和领克的合并就是其中代表,双方合并后极氪科技集团将极氪品牌定位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目标是抢占高端豪华市场;领克品牌则定位为“全球新能源中高端品牌”,致力于满足中高端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由此,双方被诟病已久的产品内耗以及研发资源重合等问题被逐一解决,也描绘了更广阔的蓝图——力争两年内实现年销100万辆,成为中国新能源市场的BBA。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围绕吉利包括极氪的资源整合也同步开启,上海车展期间,吉利正式宣布吉利控股集团将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将原有的金砖电池(主要搭载在极氪007和极氪7X)、神盾短刀电池(主要搭载在吉利银河E5),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吉利汽车方面,附属公司浙江吉润及关联方吉利汽车集团与浙江吉曜签署协议,分别出售吉利欣旺达41.5%和28.5%股权,对应代价为4980万元和3420万元人民币。有关交易目的,吉利汽车表示,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汽车主业优化资源。吉利欣旺达主要服务吉利控股旗下品牌,与上市公司协同效应较弱。出售所得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这起有关电池的整合也可以看作是吉利大体系整合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吉利整个体系的协同作用将更高。而针对极氪科技集团来说,合并之初,官方对“好处”就曾有过预判——产品研发协同预计效率提升15%以上,"大制造+大质量"一体化管理预计效率提升20%以上,实现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提升20%以上,实现双品牌成本的全面降低。

 

甚至,以这一角度来看,林杰手上的牌会更多,成本的全面降低约等于让利空间更足,极氪或领克也就有了更多的“价格战”子弹。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
x
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