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豪车集体“逃离”成都车展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张浅】8月29日,2025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将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盛大开幕。作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之一,成都车展历来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今年的展位图有些不同寻常。去年还热闹非凡的16号豪车馆,今年却静悄悄地进行了一场“大换血”。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莲花跑车等传统豪华品牌,竟然集体缺席了今年的展会。
从官方发布的展位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豪华品牌集体缺席本届车展,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莲花跑车等品牌不见了踪影。这场静悄悄的“撤退”,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注:2024成都车展16号馆
注:2025成都车展16号馆
市场遇冷:豪华品牌为何集体“退展”?
说起豪华品牌缺席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它们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销量数据显示,保时捷2025年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下滑28%,这已经是该品牌连续第四年出现销量下滑。更为惨淡的是玛莎拉蒂,去年全年销量仅为1209辆,同比暴跌58%,超豪华车进口量自2023年以来持续下滑,且在2024年呈现加速下降趋势,到2025年上半年仍未见好转迹象。
销量的持续下滑直接导致这些品牌的市场预算紧缩,而参加成都车展的成本可能高达上千万元,当投入产出比不再符合预期时,撤退便成了必然选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自主品牌的表现却可圈可点:比亚迪继续独占9号馆,设置“天神之眼”智能驾驶动态演示区与“兆瓦闪充”技术专区;奇瑞占据10号馆,展示最新新能源技术与车型;长安汽车则包下11号馆,带来全新的智能化体验。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市场表现,清晰地反映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格局变化。曾经高高在上的传统豪华品牌,正在失去对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而国产自主品牌则凭借产品力与创新技术,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自主品牌崛起:从“陪跑”到“主场”
与传统豪华品牌节节败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本届成都车展上,比亚迪、奇瑞、长安等自主品牌纷纷包下整个展馆,展示出强大的产品实力与市场信心。比亚迪不仅继续“霸占”9号馆,还在室外展区打造了智能化街区,设置仰望U8 ( 参数 | 询价 | 图片 ) 应急浮水、天神之眼领航辅助等全场景互动体验,展现出技术创新实力。
鸿蒙智行携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大品牌集体亮相,占据3000平方米展区,带来全新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小米汽车作为行业新军,也在本次车展上占据了显著位置,展示其最新的科技成果。宁德时代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亮相,更进一步凸显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与完善。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2025年已突破55%,西部市场增速更是高达15%,成都作为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核心城市,自然成为了自主品牌展示实力的最佳舞台。这些品牌不仅在销量上实现了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反超,更在产品力、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重新定义了豪华汽车的内涵。
消费观念变了:从“看重车标”到“看重体验”
从传统豪华到新式豪华,中国消费者对车的态度,这些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很多人买车首先看的是车标,开一辆传统豪华车,意味着成功和地位。那时候,车的品牌价值远远超过了使用价值。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这辆车智能驾驶好不好用?车机系统流不流畅?充电方不方便?使用成本高不高?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不仅发生在普通消费者中间,连高端消费群体也开始转变。他们不再愿意为虚无的品牌溢价买单,而是更看重产品带来的实际价值。
伴随着传统豪华品牌的光环正在逐渐消退,蔚来等品牌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在内饰质感和科技配置上都不输传统豪华品牌,而价格却更具优势时,消费者的选择自然就发生了变化。车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变成了提供“更好使用体验”的智能工具。这种消费理念的变革,正在重塑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当曾经占据中心位置的跨国豪华品牌悄然退场,自主品牌稳居舞台中央。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展位调整,而是一个时代的更迭。从盲目崇拜国外品牌到理性认可国产技术,从追求身份象征到注重实用价值,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正在走向成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