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汽车科技

被捏造散布3000余条虚假信息!车企被“黑”为何屡禁不止?

点击进入看点投诉平台,帮你曝光一切问题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车企维权,在过去是“倒反天罡”的事,但近些年却不断照进现实。


8月30日,江淮汽车法务部声明,近期,“猎狐网”等网络账号多次发表文章(含视频),传播涉及江淮汽车的不实信息,误导社会公众,损害江淮汽车形象。次日凌晨,“合肥警方”通报,公安机关接到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报案,称有人在网上捏造散布江淮汽车3000余条虚假信息,严重损害企业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车企因被网络“黑嘴”或被有组织的“黑公关”攻击而不得已“维权”的案例屡见不鲜,此前包括岚图、蔚来、小鹏、理想等法务部都曾上线,因各种“被黑”的事件报警处理。其中,理想i8上市之际的舆论风波更是逼的创始人李想在线回应,但目前看来,先有“幕后黑手”被抓出来的案例。


而这也体现了车企维权的难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存诚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薄守省博士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有组织的“黑”或组织水军攻击的情况,证据不容易收集,这是车企维权的困难之处。其建议可以及时录屏截屏,进行公证,通过分析,能确定是有组织的水军抹黑,支持以法律维权。


需要提到的是,车企们面临的舆论危机还包括消费者在网上发布关于产品的不良信息,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也更容易被有组织的“黑公关”利用。薄守省博士认为,消费者的吐槽,主要可能是产品质量或服务不到位,企业不能及时解决消费者关切引起的。而这类舆论还往往无疾而终。


“虽然企业也经常发布反击声明,发律师函,或者向法院起诉,但真正诉到法院并以判决形式结案的并不多”,薄守省博士表示,个中原因很多。首先企业要考虑诉讼成本,其次是考虑输赢风险以及由此引起对企业商誉的影响。消费者发布的信息不一定就是假的,企业一旦败诉,产品问题被判决确认,企业将会很被动。就算企业胜诉,产品的这些问题摆到法庭上一一辩论,对企业形象也不是好事。所以,除非确有把握,或者消费者发布明显虚假和恶意的贬低产品的信息,企业多数会选择其他方式解决。


此外,近年来,也存在消费者维权无门的现象,甚至很多消费者网络中的吐槽、反馈还会被车企以举报、递律师函等方式解决。薄守省博士则以律师的角度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我认为企业还是应该适度包容,要允许消费者批评,有问题解决问题,不要掩盖问题,而关注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当然,对恶意抹黑,该强硬的时候也要强硬。同时,消费者也要理性,发布虚假信息恶意损坏企业声誉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
x
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