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2025中国汽车论坛

万得翁钰宁:ESG评级的吸引力——汽车行业投资新动能

2025年7月10-12日,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赢未来”,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技术领袖峰会、多场主题论坛、N场行业发布、主题参观活动”等15场会议和若干配套活动构成,各场会议围绕汽车行业热点重点话题,探索方向,引领未来。其中,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二:以ESG打开汽车投资新视角”上,万得ESG评级高级产品经理、资深分析师翁钰宁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万得Wind ESG的翁钰宁。

我们作为一家独立第三方的评级机构,在ESG生态圈里是非常独特的一方,简单来说我们所做的就是主动收集各家公司的数据,并且给出一个评级结果。

所以今天想从数据的角度出发,和大家分享ESG评级如何赋能汽车行业进行投资的。

金融行业的老师们对我们肯定非常熟悉,可能您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打开Wind金融终端,我们现在已经建成了全国最大最完整的金融数据库,所以首先和大家一起看一下今年ESG投资的数据,了解最新趋势。

刚刚马老师提到了信贷和债券的情况,最新的数据可以看到绿色贷款余额已经是首次超过了40万亿的水平,而且已经是连续5年以超过20%的增速在增长。今年一季度的增速不仅是高于各项贷款整体的增速(约7%),而且是高于普惠、涉农领域的增速。

在ESG债券方面,可以看到当前已发行ESG债券超过了3600只,存量规模达到5.57万亿人民币,其中以绿色债券为主,其余额规模占比达到了60%以上。

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到,当前金融资源是系统性地向绿色领域倾斜,通过资金的驱动让产业结构更加低碳化。

再看股票市场,同样展示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而且不仅聚焦在绿色领域,在ESG和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深入。

首先看到卖方侧,多家券商都成立了专门的ESG研究团队,包括像中国银河、中金、国泰海通等等机构,2024年全年全市场累计发布了706份ESG相关报告,同比增长23.6%。

再看买方侧,以公募基金为例,可以看到国内ESG基金规模已超1万亿元,其中一半以上是ESG策略产品,这些产品综合地考虑ESG的各类因素,将其作为投资的辅助策略。按基金的投资类型,可以看到里面57%是股票型基金,其中主要是被动指数型基金和增强指数型基金。

那么在ESG投资策略当中,筛选法是股票型指数基金广泛应用的方式,用ESG的评级来做正面或者负面的筛选,这就体现了ESG评级和数据的重要性。

除了筛选法,其他的ESG投资策略同样也要充分应用到ESG评级和数据,比如整合法,用ESG的信息或者因子来纳入基本面的分析和建立估值模型。主题法方面,万得也是发布了能够匹配国家《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的绿色收入标签,来供大家使用。还有近期基金业协会也发布了关于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新规的一项规定,要求公募管理人要了解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内部治理方面的信息,并积极行使表决权。

市场上评级的机构和数据服务商非常多,怎么选择见仁见智,也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话题,今天主要是想通过分享万得自主推出的这套评级体系方法,介绍ESG评级是怎么样评的。

我们从2017年开始深耕ESG领域,目前的评级覆盖了全部的A股、港股和发债主体,同步推出了基金ESG评级和碳排放数据库。我们除了服务机构投资者之外,去年也支撑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发改委、央视等机构。

另外也是非常欣喜地看到,在中上协的调查当中,目前万得ESG评级受关注度位列全市场第一。

我们的评级体系是什么样的?最顶层是CCC到AAA七层的评级框架,是由综合得分映射而来。其中0-4分是对应CCC,往上上升1分上升一个评级,最后是9-10分是AAA。这个评分可以分拆成两个部分,一边是管理实践的评分,反映长期基本面的影响,由传统的ESG三个维度构建而成;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补充是争议事件评分,来反映公司短期突发事件的影响,构成主要是来自新闻舆情、法律诉讼和监管处罚。管理实践和争议实践两部分是七三开的结构构成总分。

我们的评级收集了非常大量的数据源,包括企业自主披露的报告,新闻媒体的舆情数据,另外还有地方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的相关数据源等等,这些大量的数据确保了投资者可以更加完整地获取到企业ESG表现的方方面面信息。

评级体系里管理实践部分是怎么搭建而来?最底层是最核心的指标体系设计,也就是需要明确收集企业的哪一些指标和数据点,并且将这些信息转化成最终的评级结果。在设计底层指标的时候,我们参考了非常多的要素,包括监管机构的要求、先进的评级体系要求,另外还有像ISSB等的信息披露标准,以及国内外龙头企业的前沿实践和学术研究,一共构建了超过500多个指标的底层标准化指标体系。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设计一套系统的打分方式,坚持双重实质性的原则,这也是和监管的理念是契合的,自下而上搭建了这套比较适合于中国企业的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在这套体系下,可以看到三个维度下一共划分出28个议题。比如环境维度下包括环境管理、能源、气候变化等等,社会维度包括雇佣、产品与服务、客户等等,每个议题下会细分拆出不同的指标。总计共有500多个定量或者定性的指标,再往下细拆可以拆分出2000多个数据点和信息。

对于不同行业来说,参评的议题是有所不同的,并不是所有行业都会选择刚刚的全部28个议题进行评级和打分,我们会根据行业的特点和相关性,选择和行业密切相关的议题。我们根据企业所属的行业特点,对万得行业分类框架下的82个行业进行了专题研究。

右边展示了汽车行业和汽车零配件行业的实质性议题。以汽车行业为例,其实在“双碳”的背景下,汽车作为典型的碳密集行业,碳排放管理已经不只是公司自身的管理,包括贯穿了原材料的采购、整车的制造、产品的使用、废弃物处置等等全生命周期。

另外在原材料环节,还涉及了非常多种高碳排、高环境风险的矿产,在供应链环节则需要加强、强化供应商碳排放数据管理和绿色采购,报废阶段还需考虑到像动力电池回收等系列问题,所以我们在环境维度关注废弃物、气候变化和原材料议题。

在社会维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进程加快,汽车逐渐变成了一种智能终端,带来了大量用户个人数据和车辆运营数据的安全隐患。还有智能驾驶、电池安全、自动泊车等等产品功能,也带来了产品责任事故频发的风险,所以在社会维度会关注比较多的议题,包括有产品与服务、研发与创新、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等。而且这些议题之间相互关联,成为智能化转型下的汽车行业ESG重点议题。

后面就聚焦在汽车行业来看看它的评级和数据,市场整体的情况前面几位老师分享过了,我们来看A股汽车行业的报告披露率(45.66%)。可以看到,汽车行业的披露率是蛮高的,达到了70%,远远高于零配件行业。零配件行业整体的披露率比较低,接近30%,是低于全部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披露率,所以下一步供应链合规推动应该会是重点趋势。

从评级分布的情况来看,A股和港股的上市公司分布趋于正态,而且2025年的评级比2024年有整体的提升。汽车行业里,汽车的制造细分行业整体优于零配件行业,同时也是好于全是市场的情况,而零配件行业有超过60%的公司处于BB的级别里。

这是我们模型跑出来的汽车行业取得的Wind ESG评级前10家公司,像汽车制造行业为首的是比亚迪,汽车零配件行业为首的是赛轮轮胎。

下面我挑选了几个汽车行业里实质性议题的关键指标,让我们一起更细致地看A股和港股共44家公司里具体的实践情况。

首先是气候变化议题,作为典型的碳密集型行业,其实已经有70%的公司(31家)提及制定减碳的目标,其中20家公司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目标的情况,仅有16家公司的减碳目标可以被量化,而且真正明确的制定碳中和目标的公司是只有14家。

接下来看和产品质量息息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议题,产品的召回制度是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的核心防线,有建立完整召回机制的公司只有23家,更详细地说明召回机制运行方式的只有11家。

伴随产品召回程序指标的还有一个定量的指标,就是产品召回的比例。召回比例更加细化地反映了车企的质量意识和长期的信誉,可以看到整体一共有15家做披露,13家都是披露0%的召回比例,只有2家公司召回比例大概在2%左右。

对于供应商议题,最近很大的热点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问题,国务院发布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已经正式生效了,前两天工信部还上线了投诉平台来严查执行。可以看到在60天的要求下,整个行业的均值大概在180天,相当于3倍的60天。在我们的统计口径里只有1家是满足要求。

最后来看治理维度下的ESG架构,建立ESG治理架构的企业是逐年增多的,现在已经有75%的汽车公司有比较完备架构来管理相关的ESG风险和机遇。

最后回应ESG评级或者ESG投资到底能不能带来真实收益的问题?我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策略<用万得ESG综合得分作为因子来选取A股汽车行业中得分前10的股票,月频调仓。取过去5年的收益情况,可以看到比单纯投资行业内所有公司带来超过60%的超额收益,策略收益接近200%,年化达到24%。

除了我自己做的回测数据,还可以在Wind终端上找到两条指数汽车行业ESG指数(Wind汽车与零配件ESG领先指数和华理-万得新能源汽车ESG指数),都是用了Wind ESG评级做正面或者负面的筛选,可以看到都比传统的行业指数与大盘指数有明显地超额回报,对中长期的投资者是更有吸引力的,不管是在汽车和零配件行业的整体大汽车行业,还是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垂直领域来说,利用Wind ESG评级进行投资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最后和大家介绍发行人沟通平台,我们已经全年接受所有上市公司的信息反馈和数据,今年已有超过1000家上市公司通过该平台来反馈,核对我们的底层数据。并且今年起我们面向所有发布独立ESG报告的上市公司,开放预评级沟通,在正式评级发布前,每位发行人有一次评级反馈的机会,获得更加真实和准确的ESG评级结果。欢迎各位老师和我们进一步联系。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各位老师!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