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段伟:增程式技术已经成为高端的科技豪华车型首选的技术路线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首日召开的增程论坛上,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尊敬的杨院士、蔡院士,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赛力斯的段伟,非常荣幸来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跟大家共同探讨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发展,并且汇报赛力斯在增程式技术方面做的一些探索。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因为从增程架构来讲,不直接参与驱动,所以某种形式上它应该是能源系统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今天汇报的题目就是赛力斯的超级增程系统。
今天的汇报内容分四部分。
一、市场趋势和用户选择。
纵观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快速发展之路,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了1200万台,新能源市场渗透率超过了40%,在乘用车新能源市场的渗透率达到了47.9%,2024年下半年连续五个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超过了50%,可以说发展迅猛。而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展也非常令人瞩目,2019年陆续有产品导入市场以后,最近几年几乎都是接近三位数的增长,整个增程式电动汽车在2024年已经达到了118万台,增程式电动车技术路线快速成为新能源主流技术路线之一。
在这个细分领域,25万以上的中高端新能源市场趋势更加明显。2024年,25万以上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增程已经达到了71万台,增速达到63%,已经超过插混、纯电的增速。可以显示出购买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用户大家更愿意选择增程式电动汽车。增程式技术已经成为高端的科技豪华车型首选的技术路线,今天上午听到在百人会上讲新能源汽车发展,从荆棘密布到后面欣欣向荣,增程式2021年我们做过统计,行业只有四款车用了增程技术,2024年上市超过50款,越来越多主机厂采用了增程技术路线,对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增程技术应该说是我们赛力斯的标签之一,问界系列车型累计已经突破了60万台,2024年同比增幅达到了180%,特别是其中几个明星车型M9、M7已经登顶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特别是M9,连续11个月蝉联中国市场50万以上豪华车的冠军,2024年问界M9在中国汽车市场50万元以上包括传统车豪华汽车的销量冠军,创造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奇迹。
60万用户对增程的热爱与信任,是对我们增程技术最好的证明。
通过对我们问界60万用户的调研,有几个特别有趣的数字。67%家充占比:67%问界用户家里面是有家充的,充电非常方便,但是他们依然选择了增程,说明大家不愿意承担一点里程焦虑和补能带来的等待,增程技术很好地满足了大家对于便利出行和高效行的需求。100%的纯电驱动:增程技术是100%的纯电驱动,纯电驱动可以使我们用户在驾车过程中带给用户更好的愉悦驾驶感,同时看到在问界用户中70%里程和85%的用车时间用的是纯电,就是说这时候增程并没有工作,在便利用车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据统计,2024年问界用户仅一年时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万吨,相当于植树9000万棵。所以说我们认为增程技术路线不仅是很好满足我们用户对便利用车的需求,更是对于环境友好的一个技术路线。问界系列车型的热销,应该说得益于增程技术的发展。
二、创新驱动发展。
问界为什么用增程技术?下面分享一下增程技术在赛力斯的发展历程。
2016年,我们就已经开始布局增程技术车型的技术研发,当时增程技术主要解决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为主,当时有两缸和三缸小排量发动机和小型发电机的构型,但是发电量小造成了充电不足,很容易使车辆处于馈电的工作状态在工作,这时候又要高转速去发电,使得整个车的噪音加剧,而且发电能力不足就会造成功率损失,用户在驾驶过程中动力不足造成驾驶体验明显有别于纯电的驾驶。
当时我们就认为增程这种车不应该是这样的增程架构,我们认为增程汽车要满足三个条件:
1、纯电驱动不仅仅是架构上是纯电驱动,更应该是体验上全时的纯电驱动,就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电力输出和保电能力。
2、NVH,我们要有纯电的NVH体验,即便在增程工作的状态下,NVH一样要有很好的NVH性能。
3、有良好的经济性,适用于全工况、全场景。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首先在行业推出1.5T四缸大功率发动机,作为底层架构,研发全域适配的增程式。
赛力斯始终聚焦于用户体验,经过这几年五次迭代、持续引领,从2019年我们量产了第一代增程式的时候。到2020年第二代增程式推出就已经实现了全场景的纯电体验,保电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推出了第三代增程式,在行业内提出了油电转换率指标,达到了3.2%,做到了行业的标杆。2023年我们发布了第四代增程式,这时候已经考虑到NVH优先的原则,我们实现了多场景无感发电的概念,就是在驾驶过程中、增程式工作时候也感觉不到,是无感发电。2025年,在已经推出的新M9,包括即将量产的M8上,推出了我们第五代增程式5.0,第五代增程式量产的发动机最高热效率现在做到44.8%,所以我们一升油发电大概3.6度电,能耗水平也是居于领先的地位。大功率持续发电可以使我们的保电能力进一步加强,在我们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噪音感知的频次,实现静谧无感、高集成、高效率。
赛力斯在增程技术方面,经过多年耕耘,赛力斯形成了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开发理念,并构建了增程系统完整的开发流程,确保用户的需求可以被定义、被理解。产品设计过程中贯穿系统定义、目标分解、优化开发系统匹配过程,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全新一代增程器,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研究严苛标准评比的中国001号“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之星”认证证书,各项指标处于行业领先的水平,并获得了行业的认可。
对于行业领先的增程技术,助推问界系列车型热销的同时,我们技术赋能行业内的其他几十家合作伙伴实现共赢,为新能源行业特别是这个行业的发展助力护航。
随着问界等其他车型的热销,增程技术成为我们主流技术之一。过去每年接近三位数的增长,使得我们增程销量2024年突破了100万辆到180万辆。我们看到与此不匹配是行业内增程技术标准的尚不完善。为了更好地引导行业发展,从2021年起,我们携手行业内20多家同仁,牵头在做《电动汽车用增程器技术条件标准》的修订,从技术阐述的定义,到实验方法,再到各方面的系统优化、系统化更新,目前这个标准已经进入了标准送审阶段,这个标准发布以后我们将更好地满足现阶段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要求,帮助增程行业构建高标准的技术体系,推动增程器及相关零部件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特别是助力我们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标准发布以后,更能强化我国在增程器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这个标准预计在今年12月份可以发布,今天开的是增程行业的论坛,所以从行业标准方面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重点去关注的一些项。
三、技术进阶与思考。
刚才汇报了赛力斯在这几年已经做的一些工作,增程式技术作为主流技术路线之一会有哪些进阶和发展,我们赛力斯正在做一些什么,接下来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思考。
技术发展来讲,我们继续秉承赛力斯集团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宗旨,我们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基于此,我们推出了赛翼(C2E)增程架构+RoboREX智能控制技术,我们也提出了New—ICE的体验,追求更加追求静谧无感、结构紧凑、高效节能,使用户拥有了极致的体验,这套架构更好地可以使能源动力系统直接触达用户的体验,也是开了这方面的先河。
首先,从增程器的硬件架构讲,我们推出了赛翼架构,赛翼架构是我们将增程器以全新的形态面世,打破增程器传统的一个发动机+一个发电机+电控的物理集成,我们是一种全新的形态,我们认为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所以叫赛翼(C2E)架构。
这样设计有几个好处:
1、带来更好的系统刚度,优化了NVH表现。更高集成度,将整机重量减少,减小整机尺寸,带给用户更高的成本收益和使用空间。但是这个对我们企业的要求也很高,不仅要具备发动机、内燃机的开发能力,同样也要具备电控电机的开发能力,更重要的要具备系统集成能力,所以提出了更高要求。
2、从软件维度,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浪潮下,我们也提出了软件定义增程,我们也推出了RoboREX软件架构,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直接触达用户,让我们的增程系统,原来是基于规则被动的工作模式,转变为基于智能控制方法的主动工作方式,彻底提升用户的驾驶乐趣、改善用户体验,并降低全域的能耗。
举个例子,比如大家更关心的NVH领域,车路云一体化的软件实现以后可以采用数据+AI的开发模式,基于多传感器的感知融合,来进行全域的路况规划,最终转化为能量规划。比如在目的地有爬坡路段,可以提前储备一定电能,避免在爬坡路段情况下车速低、高速发电造成NVH的影响,同时可以有效降低NVH的感知频次,并降低能耗。
对增程器来讲,确保声品质的一致性也是我们重要的研究课题,所以在整车生产和下线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深度学习的技术构建下线检测系统,更精准地贴近用户,并具备秒级预测用户声品质感知的能力,自动执行标准评分流程,对下线车辆进行高效检测,100%确保交给用户的车辆全部达到优异的NVH品质。
当然设计过程中也实现了AI赋能,通过构建我们自己的算法,通过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从设计意图到工程目标的智能化方案,这个方案的实施可以使我们的开发周期由原来的几周快速缩短到几天,实现开发效率和产品效能的双提升。
我们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并被用户接受的技术路线才是最好的技术路线,所以我们也力求贴近用户需求,并服务于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方法,提升产品研发的质量、效率,不断满足用户的期望,从目前增程技术路线,刚才都提到了,架构简单、可扩展性强、智能化潜力大等优势,受到了行业越来越多人的推崇。
我们大家都应该去考虑未来增程技术路线应该怎么发展呢?
一是我们认为未来应该追求油电同感和油电同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增程技术路线能够在未来的整个生命周期越来越强。所以油电同感讲到的就是驾驶性,不仅在驾驶方面可以和纯电实现同感,体验也要实现同感,就要求在振动减震方面做一些工作。
二是油电同价,我们也做了一些预测,右图有两条曲线,我们认为当内燃机的热效率突破一定效率区域或者燃料成本低于一定区域的时候,可以使我们的使用成本低于我们的充电,特别是高速充电2块甚至2块多的,如果这样就可以使增程未来使用成本低于充电成本,使增程器使用的生命力更强。而且增程器工作时的工况稳定,给了内燃机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内燃机稳定工况效率高的优点,为内燃机的整个发展开辟了新的通道。
今天在论坛上很多专家包括杨院士也在提内燃机目前有很多产能和资源,如何能够更好地利用到未来新能源转型,我觉得增程应该开拓了很好的区间。
增程技术的另一个进化方向我们认为是融合发展。随着低碳甚至零碳,刚才蔡老师也说绿电的燃料,各种燃料的研发进程快速推进,打造多燃料兼容的增程系统,同时进一步深耕驾驶场景,形成多模态的交互,实现用户体验、动力输出、能耗全面升级,也是未来增程器发展的方向之一。
最后,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增程技术进一步突破需要行业共创,增程技术发展需要行业同仁共同来推动,赛力斯参加了内燃机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并牵头进行增程相关内容的编制,所以我们也倡议行业同仁大家一起参与进来,让我们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契机,凝聚众智,汇聚众力,引领行业坚定向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迈进。
目前我们立于汽车产业变革的潮头,整个增程技术以其独特的价值优势,为电动化转型也开辟了全新的赛道。所以在此也诚邀各位同仁、合作伙伴能够携手并肩,让我们以技术突破为桨、以协同创新为帆,共同增程蓝海中破浪前行,我觉得这不仅是市场趋势的必然,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非常期待能够为各位共绘产业发展的新图景。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全部内容,最后感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邀请,也感谢各位的聆听。
评论